“长者行动”:让我们成为长辈们的哆啦A梦

 每个人都终将老去


在每一个时代、每一座城市、每一个群体中,都有人跑得快,也有人走得慢,甚至还有人掉队,这些人更希望活在以前的世界里。在今天,技术往往是造成这些人群分化的分水岭。他们面临的困境、想法最容易被忽视。


代号:长者行动


2021年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们身边60岁以上的人已经有2亿6千万,占总人口的18.9%。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超过 4 亿,意味着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是老人


这个冬天,深圳科创学院的老师同学们做出一个决定:开展主题为“长者行动”的教学项目,用自己的技术与智慧去尝试做出一些创造,做长者们的哆啦A梦,让老人们在智能时代也能生活得更轻松自在。


同学们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展开行动。大家穿戴老年人模拟设备,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和感受;通过体验和拆解针对老年人设计的产品,仔细分析每样产品的优劣势;通过对长者的访谈,聆听他们的真实痛点与诉求;并通过对产品开发与测试全流程的了解,尝试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的科技产品。


长者行动

学员Profile


开讲:李师之问


“在今天,如果要做对中国最有益的事情,会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做?”


这个问题,深圳科创学院的发起人李泽湘教授思索多年。在全球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的当下,李老师得出了答案:从智能C端入手,批量培养孵化出聚焦C端产品的创业团队。C端产品的突破能让整个社会受益,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同时,C端产业的繁荣可以促进B端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整个新制造和国家科技的进步。



李老师讲述,目前,中国拥有全世界竞争力最强、完整度最高、选择性最多、迭代最快的供应链,这是我们作为制造大国的底气,然而我们的供应链很多都是靠国外产品的订单发展起来的。危险的是,很多国外产品的生产基地都在往东南亚迁移,因此我们需要发展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国际性C端产品。


李泽湘教授相信,在智能时代的当下,那些改变生活的C端产品靠的是最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深圳科创学院正在探索的新工科教育模式要培养的也是这样的年轻人。李泽湘教授和深圳科创学院不仅相信年轻人,更是竭尽所能培育、赋能年轻人,助力年轻人走上科技创新创业之路。


集合:科创星人



深圳科创学院副院长于盈在课上阐述,“希望同学们能看到那些被忽视的群体,看到世界更多的层次,建立同理心,增强洞察力。只有看到人们真实的痛点需求,才能更好地去定义我们的产品。


学院一贯秉持科技向善的培养理念,希望同学们做事可以更多从“用科技帮助更多的人,让人类的生活和环境越来越好”的出发点来考虑,这也是学院发起“长者行动”的原因。


但从怀揣理想到创新创业,从来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所幸,在深圳科创学院同学们不会孤单,这里有导师、有前辈,还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大提高了创业成功率


李泽湘教授凭借20余年新工科教育的探索经验,为深圳科创学院的同学们搭建了一个体系化的创业平台。这里有真实的场景帮助学生们去找问题,有设计思维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发现痛点和定义产品,有技术课程赋能建立技术门槛,有来自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导师团队手把手指导,有身处创业不同阶段的师兄师姐的互助“小圈子”扶持,有柔性制造中心等帮助产品落地,使创业这件事情变得不那么困难!



洞察:体验为王


整个项目从模拟老人生活开始,同学们分别穿戴上老年人的模拟设备,体验老人生活中最常见的洗漱、睡觉、行走、吃饭等行为。


“我发现很多时候身体的问题会带来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之前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很多老人宁愿整天待在家里,也不愿出去走走,今天体验后我真实感受到老人平时出门是一件多么辛苦的事情,是身体的限制让他们只能待在家里。”
 
“穿上模拟设备后的感觉就像是被关到了一间小黑屋,看不清、听不清、走不利索,仿佛与世界的联系被削弱了。”


同学们穿戴体验设备


体验行走


在切身体验过老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后,老师们提供了市面上8款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产品供同学们体验体验、拆解、分析,为后续的访谈调研、需求定义、产品构思等提供初步参考。


同学们对产品是否有更好的优化方案也进行了思考,并积极与老师讨论。例如,孙同学提出防抖勺的实用性不足,因为目前设备使用的是双轴结构,稳定性很差,如果变成三轴结构就可以增强它的实用性。智慧生活中心的王勋老师从使用场景出发,指出防抖勺解决的是老人用餐时手上下颤抖的问题,如果换成三轴,更大的计算量会让设备的反应速度大大延迟,反而降低了它的实用性。


体验防抖勺


体验血压计


课程结束后是“惊喜”环节——晚餐以“盲人晚宴”的形式进行:同学们戴上眼罩由协调员随机组队并引导入座,在看不见的情况下体验用餐和展开分享交流。举办这场特殊晚餐的目的,一是让同学们切身体验弱势群体生活的不便,增强自己的同理心;二是如何让大家在不认识的情况下快速敞开心扉分享讨论,增进队友间的深入了解。


于盈老师主持盲人晚宴


于盈老师鼓励同学们用心感受自己蒙眼后所处的状态,并仔细倾听、积极表达。特别的是,蒙眼交流过程中同学们被要求不可以透露自己的姓名、学校、专业与从哪里来等基础信息,蒙眼之后,同学们更愿意去分享和倾听,相互之间的讨论反而更加深入,对于彼此的了解也更加深刻。


在摘下眼罩的那一刻,同学们直呼惊喜。有些同学表示对平时一起玩的小伙伴更了解了,他们就在同一组,却完全没有猜出来;有些同学则表示通过其他同学的反馈,对自己身上的变化和特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盲人晚宴


这种体验对同学们之后的需求调研和产品定义也有很大帮助。同学们在蒙眼状态下无助的感受可以增强其同理心;深刻的交流沟通对加强用户访谈技巧也有很大帮助,比如能帮助同学们学会如何与用户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如何让自己保持敏锐,做到全面观察与评价等。


盲人晚宴


一起来看看“盲人晚宴”的精彩瞬间——


体验是洞察的开始,在经历了老年人模拟设备、老年人产品试用和盲人晚宴三重体验后,同学们对老人们生活中面临的困难更加感同身受,也更认同“长者行动”的意义。


学习是创造的开始可能我们没办法像哆啦A梦一样,直接从口袋里拿出奇妙的工具,但可以通过学习、努力,从心出发,把自己变成可以造福老人群体的“哆啦A梦”!



推荐阅读: